时隔四年 可转债再现基金持仓市值缩水

  发布时间:2025-07-05 23:37:2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整个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跌至2548亿元,占全体基金净值的比例亦跌至1.02%,总持仓市值缩水2%。这也是时隔四年,可转债市场再度出现基金持仓市值缩水的现象。一季度,连续三年走强 。

数据显示,时隔市值缩水截至一季度末,转债再现整个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跌至2548亿元,基金占全体基金净值的持仓比例亦跌至1.02%,总持仓市值缩水2%。时隔市值缩水这也是转债再现时隔四年,可转债市场再度出现基金持仓市值缩水的基金现象。

一季度,持仓连续三年走强的时隔市值缩水中证转债指数下跌8.36%。一季度A股整体表现不佳。转债再现同时,基金受到美联储加息影响,持仓债市亦回调较大。时隔市值缩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一月的转债再现2.67%大幅升至2.84%。受此影响,基金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情况出现上述变动。

这也是2021年以来首度出现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和占比“双降”的态势。

其中,可转债基金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不仅净值回撤,同时部分基金份额也出现一定的缩水。截至一季度末,可转债基金中共有3只基金的净值回撤超过了20%,表现最佳的华安可转债基金也回撤了4.17%。同时,多只可转债基金遭遇较大赎回,其中有一只基金赎回份额占比高达50%。

受此影响,可转债基金整体降低了可转债持仓比例,仅有寥寥数家基金增持了可转债。

虽然整体业绩不佳,但可转债基金仍在积极调仓。从披露的数据看,一季度可转债基金增加了对金融板块的配置,周期板块的配置比例也小幅增加,对科创板块减仓明显,消费板块的配置比例小幅下降。

细分来看,金融板块中,银行转债最受宠。其中,兴业、苏银和南银等银行转债成为多家基金配置的头号品种。不少可转债基金还重仓了温氏和,押注生猪养殖行业反转。此外,水利品种,如G三峡EB1和也是机构的重仓品种。

“整体上,可转债型基金的转债组合防御性有所增强,同时也反映出博弈稳增长的逻辑。”首席固收分析师左大勇在其最新报告中表示。

还有机构选择了逆势增持。如汇添富可转债基金在一季度市场大跌背景下,并未选择一味防守,而是主动出击。该基金经理吴江宏表示,随着可转债估值快速去泡沫,一季度该基金组合逆向增持可转债。组合管理上,坚持自下而上挑选基本面相对优质且估值合理的可转债。股票投资则聚焦于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业绩持续动力强的龙头公司,主要配置品牌消费品、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行业。

从净值表现结果来看,一季度可转债基金净值表现较差。“虽然回撤幅度远低于同行,但我们仍深感愧疚。”东方可转债基金基金经理杨贵宾表示,随着国际形势进一步明朗、国内宽信用政策推进显效、疫情防控逐渐向好,可转债市场可能逐渐稳定,有望走出目前的低谷,回归正常。

  • Tag:

相关文章

  • 外媒:欧盟实施禁令前,欧洲交易商狂买俄罗斯柴油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路透社21日报道,在欧盟即将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令前,欧洲的交易商正抓紧在欧洲各地的油罐中储存俄罗斯柴油。欧盟决定从2022年12月开始禁止从俄进口原油,从2023年2月5日开始禁
    2025-07-05
  • 最新研究揭露银河系中的古老恒星“墓地”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兰素英 CNN近日援引一项新的研究称,银河系不仅仅是太阳系的家园,它还是古老恒星的“墓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2025-07-05
  • 强美元冲击波持续 粮食进口国无力支付账单

    由于美元汇率的飙升使得已经面临历史性全球粮食危机的国家的食品价格进一步走高,从非洲到亚洲的粮食进口国都在争先恐后地寻找美元来支付账单。在加纳,进口商警告称,圣诞节前食品将出现短缺。最近,数千个装满食品
    2025-07-05
  • 博通拟申请欧盟提前批准610亿美元VMware收购案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7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将以面临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竞争为由,申请欧盟反垄断监管者早日批准其斥资610亿美元收购云计算公司VMware。这笔
    2025-07-05
  • 增收不增利、复购创新低 泡泡玛特靠出海自救?

    作者:shu泡泡玛特走下神坛,只用了18个月。2021年初的风光恍如隔世,最高点时的1500亿港元市值如今已消散超80%。8月25日,泡泡玛特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
    2025-07-05
  • 二街村解封!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全域无中高风险区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