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炒股就看,月日权威,大证专业,券报及时,头版头条全面,内容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精华
10月20日(星期四),月日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加大创新投入 提升盈利能力 改革取得新成效 央企高质量发展奋楫争先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大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要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券报这场为期三年的头版头条改革大考即将“响铃收卷”。业内人士认为,内容随着改革成效不断显现,精华央企尤其是月日上市央企,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大证激励机制更趋健全、券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能力和企业价值逐渐凸显。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 护好“钱袋子”
近年来,我国立足国情,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同时,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加强跨周期调节,有力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工信部: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部属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强化集聚创新人才的特色载体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多方面举措。
储能需求旺盛 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忙
近日,宣布将为美国Gemini光伏加储能项目独家供应电池。随着全球“光储一体化”快速发展,储能电池业务逐渐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第二大增长曲线。由于产能受限,目前储能电池供给出现短缺现象。多家动力电池企业近期加紧扩产,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上海证券报
发力稳投资 多地谋划储备2023年专项债项目
记者获悉,目前相关部门关于提前申报明年专项债券项目的要求已经下达,各地正积极谋划推进2023年专项债项目储备工作。专家认为,抓项目、扩投资是稳经济、稳增长、稳预期的重要手段,地方提前谋划专项债项目,明年可尽早发债,形成实物工作量,通过稳投资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三日累计超18亿元 机构自购“步履不停”
继10月17日、18日多家机构宣布自购后,10月19日,中融基金、永赢基金、瑞达基金宣布自购旗下基金,资管、兴证证券资管宣布自购旗下资产管理计划。上述5家机构自购金额合计1.3亿元。近3日宣布自购的机构已达26家,自购金额累计已超过18亿元。
筹备个人养老金业务 多家券商上线投资预约功能
对于券商而言,开展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业务将为财富管理业务带来新增量。业内人士认为,与银行、基金等机构相比,券商的竞争优势是以投顾专业能力打造的一站式资产配置。
中汽车制造优势凸显 国际巨头频频“牵手”产业链公司
记者关注到,奔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日前也纷纷通过合资公司、股权投资、产能合作等形式主动牵手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对此,行业专家告诉记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正吸引国际巨头在合作中谋求新发展。
证券时报
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迎来新“蝶变”
在全球百年造车长河中,中国汽车产业曾一度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但随着智能电动浪潮席卷,在全新的产业变革中,中国汽车品牌已逐渐“弯道超车”,阔步迈向世界汽车舞台中央,实现从整车产品到核心零部件再到创新技术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全面“走出去”。
中国结算完成平台对接测试 个人养老金业务呼之欲出
10月19日,记者从相关券商处获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首轮个人养老金行业平台对接验收测试工作,首批约7家券商参与测试,以头部券商为主。
跨境理财通满周岁 外资行紧抓机遇促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披露的“跨境理财通”额度使用情况显示,截至今年10月18日24时,“南向通”净流出2.67亿元,“北向通”净流入3.09亿元。伴随着居民财富增长与理财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正蕴含着庞大的增长机遇。
LNG新船订单激增 国内造船产业链火热
当前全球集运市场量价连续回落,LNG(液化天然气)航运却一船难求,屡现“天价”租约。目前全球主流船厂的交船期已排到2027年,LNG运输市场供不应求状态预计持续较长时间。今年以来,国内厂商在LNG船订单数量、造船资质、零部件制造等多方面持续取得新突破。
证券日报
财政金融工具发力稳投资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进入四季度,稳投资继续加力,一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0月1日至10月19日,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地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合计4803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
科创板做市交易启动在即 部分获批券商陆续开始建仓
科创板做市交易渐行渐近。近日,记者获悉,目前多家获批券商已经完成业务和系统准备工作,部分已经选好做市标的,陆续开始建仓。距离科创板做市交易正式启动,只差最后的通关测试。
五年市值翻番数量猛增 沪市民企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纵观近五年,沪市上市民企快速发展,数量迅猛增长,市值翻番。2017年至今,沪市民营上市公司数量从722家升至1401家,增长近一倍,占沪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也从半数左右提升至接近三分之二,增加约12个百分点。目前,沪市民企市值总规模约18万亿元,五年间实现翻番。
实探“亚洲锂都”宜春:新能源龙头争相“锁矿” 当地陶瓷厂忙转产
过去,锂云母提锂并不起眼。近两年,由于锂资源日趋紧俏,锂电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纷纷前往江西宜春“锁矿”,当地陶瓷厂也纷纷转行做锂电……2021年宜春锂盐产量达8.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8.5%,与锂辉石提锂、盐湖提锂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关文章
周末要闻:贸易分裂或致全球损失1.4万亿 美联储变脸市场不知所措 谨防新兴市场主权债务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赛
周末要闻:贸易分裂或致全球损失1.4万亿 美联储变脸市场不知所措 谨防新兴市场主权债务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赛 2022年11月21日 06:19 环球市场播报2025-07-06基民傻眼了!场外资金前赴后继抄底,医疗、芯片ETF竟还连跌7天,创出2年半新低
每经记者 叶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本周市场各大指数普遍调整,场外资金仍在进场抄底,6只指数ETF本周合计净流入约65亿元,其中上证50ETF、沪深300ETF分别净流入约26亿元和17亿元。在行业主题2025-07-06-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爱他美、脉动、依云的母公司达能近日针对中国市场首次推出中老年奶粉系列产品,品牌名为“敢迈”,产品类型包括羊奶粉、牛奶粉,定价较高端,其与婴幼儿配方奶粉一样,属于达能专业特殊营养业务。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内外部因素影响下,本周A股市场缩量下跌,沪指再度失守3100点关口,市场交投情绪进一步降温;但是从机构最新策略观点来看,当前不少业内人士对A股后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8月30日,北交所106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其中9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接近九成,、、等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均超过亿元2025-07-06
威马年亏82亿创始人年薪12亿!曾获两大富豪家族投资,背后真相是→
9月26日,“威马年亏82亿创始人年薪12亿”登上热搜。威马汽车是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截至2021年底累计交付电动汽车83485辆,2021年10月D1轮融资获李嘉诚家族、何鸿燊家族旗下公司参与,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