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大面积破发,股市还能投资吗?

炒股就看,新股权威,大面专业,积破及时,发股全面,市还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新股
近期市场持续走低,大面不少朋友纷纷问:股票市场怎么啦?积破还能投资吗?
我总是回答:不是说好了要低买高卖吗?持续低迷的市场中,好公司都变便宜了,发股此时不买,市还难道要等贵时再买吗?新股!
朋友继续问:我看还没跌到位,大面等见底的积破时候再买。
我的发股答案是:我是不懂炒股票的,因此我不知道底在哪里。市还但我是金融科班出身,懂分析公司的价值,而且认为现在许多好公司,以现在的股价看,已经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朋友还继续问:你买了吗?
我说:我知行合一,这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朋友的下一个问题是:买了什么?
我回答:还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好公司。详细一点的选择标准与例子在上一篇文章《混沌市场中如何把握机会?》中可以找到。
问题还继续:如果不懂得选公司怎么办?
继续答:型基金+中证500指数型基金,或者MSCI中国50指数型基金,理由是这样的基金组合代表了所有国内上市公司的主流,也就是代表国运。
最后的一个问题很具备挑战性:国运还在吗?
我的回答非常确定:如果我们相信以后太阳还依然会升起,我们就应该相信国运。因为我们国内的每一个人都正在以自己的辛劳与智慧创造着国运。
其实,在过去A股几十年的历史中,投资人提出的类似质疑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国家几十年来在经济与民生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对各种的质疑进行了证伪,也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一定不是最后一次。
问答到这就告一段落了。关于市场的大方向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另一位朋友的问题又来了:你看近期连刚发行的新股都大面积跌破发行价了,这股市能好吗?
我想,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的了,还是写一点文字来阐述一下。
第一,今年以来新股破发确是常态,且近期破发的现象更为突出。
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相比此前,近期A股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的情况明显增多。
今年1月5日至3月11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为13.8%,而到了3月下旬(14~31日),沪深两市上市新股27只,其中首日即破发12只,占比达44.4%。剔除有市盈率红线的主板个股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科创板新股首日破发比例更是高达52%。
今年以来部分破发个股(截至4月1日)列表如下图:
到了4月份,破发的记录被刷新了:新股“”于4月8日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破发,截至收盘下跌了34.66%,创出近20年来新股上市首日的最大跌幅,若按收盘价39.78元计算,中一签普源精电新股浮亏超过1万元。投资者们含辛茹苦每天打新,最后以万分之一左右的概率中签成为“万里挑一”的幸运儿。然而,结果就是凭运气一上市就送钱。
新股今年以来上市大面积开盘即跌破发行价,表面上基于以下原因:
1、A股整体市场低迷;
2、新股询价新规之后,高剔比例大幅降低,整体定价估值依旧较高;
3、部分公司自身业绩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基本面出现了变化。
进一步的内在原因就是发行制度改革所致。
第二,新股的破发具备其合理性,是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就拿上面说到的破发典型公司“普源精电”来看,上市首日破发,应该是在预期之中了。
公开资料显示,普源精电是国内电子测量仪器的领军企业,发行价为60.88元。招股书显示,普源精电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其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是目前唯一搭载自主研发数字示波器核心芯片组并成功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中国企业。
2018年到2021年,普源精电分别实现净利润3909.56万元、4599.04万元、-2716.64万元、-389.77万元,近两年均未实现盈利。
行业缺乏亮点,经营业绩乏善可陈,发行估值超贵,哪能不破发呢?
与此同时,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为95.47万股,弃购金额5812.01万元,说明不少理性的投资人为规避破发风险而果断放弃了认购。
第三、新股的常态性破发,恰恰是证券市场机制趋于健康的标志。
到了2022年,注册制试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制度性的改革,给市场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变化。我们看到了创业板、科创板的注册制的全面施行,提升了再融资的便利性,新股发行节奏保持平稳……市场的融资功能稳定发挥。
注册制改革重要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建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制度推动股价的市场化机制,通过充分机构市场博弈实现市场化均衡定价进而解决长期困扰A股市场“新股定价难题”。
从市场化IPO定价的国际经验看,新股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企业质量,IPO平均存在20%左右的新股折价,新股破发也是常态。未来随着A股市场注册制改革加速推进,A股市场打新“稳赚不赔”的神话将逐渐被打破,新股破发将会成为常态。
其实,新股破发在海外成熟市场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此前曾以5年为维度对美股、港股的新股表现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论指出,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的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主要有两个重大特征——
1、新股破发的比例非常稳定,一般来说,港股每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在20%左右,美股是30%左右,从跟踪统计的情况来看,这一比例基本上波幅不大。
2、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80%的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都不会超过50%(包括部分破发的新股)。也就是说,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绝大部分的新股上首日涨幅都是比较小的,相当多的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一般就只有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十几。
相比之下,之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动辄翻倍的表现其实是不正常的现象。相比境外成熟市场,之前我们的新股上市首日经常出现暴涨,根本原因就是上市批文与额度管制下的稀缺性所造成局部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扭曲,结果就是市场的融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扭曲的新股高价一定以长期下跌来实现向其真实价值的回归,最终拖累市场向下。
上证指数十年“上浮零”(十年也不涨),就是这种定价扭曲的衍生产物。
注册制下新股定价市场化,会带来激烈的买卖双方博弈交锋,总体都会经历高市盈率高破发率——低市盈率低破发率——最终达到整体买卖双方的均衡定价水位的这样一个过程。
长远来看,新股不败的神话的终结也是A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有不少市场人士开始担心市场继续走弱、新股发不出去;又或是担心连新股上市都破发,市场肯定不值得投资。这些说法都是非理性的。
“新股上市大面积破发”这样一个“坏消息”,对于少数理性的投资人而言却是“好消息”。尽管新股破发常态化对以前能做到“躺赢”的打新族或机构来说是坏事,但对二级市场理性的投资人一定是好事。因为股价便宜了,就有更大的机会以合理低价买入优秀的公司。
我相信,过去A股的“熊长牛短”导致投资人大面积亏钱的扭曲规律,在注册制的发行机制改革中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
那么参与打新的投资人该如何应对?
我认为,如果不是以到市场送钱作为投资目的,就必须改变过去自己对新股发行不败的认知,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闭上眼睛“无脑打新”了。
建议对“四高”新股(高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高超募比例)敬而远之,避免申购,而积极参与低价、低市盈率、低募资、低流通市值新股认购。
在关注新股之外,我始终认为对二级市场投资人而言:
1)“选”取好公司;
2)“等”合理价买入;
3)长期坚“守”。
这个“价值投资三字经”是能让我们穿越牛熊而获取长期丰厚回报的简单有效策略。
相关文章
聚焦生态、航空摄影!轻量高性能镜头尼克尔 Z 800mm f/6.3 VR S评测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尼康今年推出的尼克尔Z800mmf/6.3VRS镜头,是一支具有优异光学性能且高度便携的800mm长焦镜头,也是目前尼康在售基础焦距最长的Z卡口专业长焦镜头。近日,小编拿到了这枚不2025-07-06子公司收警示函、实控人被“限消”,百亿私募映雪投资今年业绩萎靡不振
实习记者 | 章宇璠近日,杭州莱茵映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存在违规行为而被出具警示函,其公司董事、法定代表人和投研负责人郑宇对其负有主要责任。根据天眼查app,莱茵映雪成立于20152025-07-06- 中国网财经7月22日讯 信用中国重庆)近期发布的信息显示,重庆市万州老窖酒业有限公司简称“万州老窖”)逃避缴纳税款被罚约35万元。处罚信息显示,万州老窖与重庆市万州区万源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源公司2025-07-06
- 新京报讯 记者饶舒玮)7月22日,江苏省无锡市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顺利完成,依然采用“限价+摇号”的方式出让。最终,该批次计划供应的16宗地块全部成交,合计揽金约201亿元。从成交结果来看,上述出让的12025-07-06
外盘头条:纽约联储行长透露利率将超3.5% 瑞信再次下调全球股票评级 警告前方将有更多痛苦
全球财经媒体昨夜今晨共同关注的头条新闻主要有:1、2、3、 4、 5、 6、美联储官员强调抗通胀承诺,但对下个月可能的升息规模仍语焉不详。三位地区联储行长周二分别重申,遏制近40年2025-07-06特斯拉上海工厂预计8月7日完成产线改造,生产一线迎来招聘小高峰
头图来源 | 特斯拉官方作者 | 崔秋阳 编辑 | 王妍来源:36氪未来汽车日报独家获悉,从7月份开始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改造计划,其中负责生产Model Y的二期产线已于7月16日改造完成,负责生产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