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月 | 为老年人看紧钱袋子,当心四种电诈常见套路

转自:中国网财经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金融紧钱不管再怎么忙,知识都要常回家看看,普及陪他/她们吃个晚饭,老年跟他/她们聊聊家长里短,袋当电诈顺道提醒老人诈骗手法日新月异,心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套路需要牢记以下原则:“转账汇款要核实、金融紧钱健康保健要理智、知识天上不会掉馅饼、普及不明对象不轻信”,老年为老年人看紧“钱袋子”。袋当电诈
一、心种电诈常见套路
(一)冒充亲友,套路汇钱救急。金融紧钱
老年人独居较多,缺乏子女陪伴,亲友来往不密切,犯罪分子冒充亲友、熟人诈骗,通过非法渠道获个人信息或随机选择,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老年人向犯罪嫌疑人汇款或转账。
(二)推销保健品,延年益寿。
老年人身体健康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容易迷信各类“养生”说法,犯罪分子通过各种嘘寒问暖方式,用“温情攻势”取得老人信任,谎称赠送老人高级健康体检,推荐“独家配方”保健品,夸大其效果,保证可以延年益寿、身体康健,忽悠老人购买或向指定账户汇钱。
(三)先免费领,诱其上当。
犯罪分子选择在小区门口设置摊点,通过发放免费的鸡蛋、面条和其他日用品等,吸引老年人加入微信群、QQ群,当老年人加入后,群里隔三差五发布广告,诱骗老年人上当。
(四)冒充公检法,调查唬人。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老年人电话,谎称老年人涉嫌洗钱、信用卡透支、医保卡被冒用等,打着帮助老年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二、广州农商银行温馨提示
(一)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
老年人不要轻信犯罪分子编造的虚假身份,也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及时和子女及亲人沟通,对所有涉及银行卡转账的事件保持警惕。
(二)不要轻信夸大的保健品功效。
老年人如需购买与保健品相关商品,要保存购买的相关单据,以便上当受骗后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查证。
(三)不要因贪小利而上当受骗。
老年人不要轻信未知来源的广告信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
(四)不要轻信公检法立案调查。
老年人应当通过向其所在单位打电话核实,确认其身份,切勿轻信冒充政府单位的相关人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做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 新京报讯 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消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11月22日起进行闭园管理,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管理委员会202025-07-06
解码上市险企半年报:非车业务欲站“C位”? 这些宝藏险种仍待二次“掘金”
来源:北京商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期业绩悉数亮相,与寿险板块颇具看点的个险、银保渠道“此消彼长”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财险行业“老三家”车险、非车业务不单展现出“并驾齐驱”之势,“C位”之战也打响。9月12025-07-06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重大项目落地速度加快 政策补贴力度大效果好
本报记者 徐佩玉《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3 版)近日,观众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展出的一款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张 涛摄人民视觉)随着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作为一种来源丰富2025-07-06- 督导重点涉及稳投资、减税降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房地产保交楼等当前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加快释放政策效能至关重要。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能否落实到位,成为经济会否顺利企稳回升的关键。在近日派2025-07-06
龙光集团:预计房地产行业短期内仍面临困难,将于需要时出售资产
澎湃新闻记者 李晓青8月31日晚间,龙光集团03380.HK)披露2022年半年报情况。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126.3亿元,同比减少64.1%;毛利17.57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为4062025-07-06- 文 | 徐苑蕾在8月的房企财报季中,华润置地算是一个特别的身影。与不少房企一样,由于楼市的持续低迷,华润置地上半年销售金额锐减近3成,此外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财务指标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但另一方面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