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鼓励国企收储商品房作保障房,各地有哪些条件

近期以来,收储商品多地在出台的房作房各房地产宽松政策中,提出支持、保障鼓励国有企业收储商品房作保障房,条件或将商品房转为拆迁安置房等举措。多地地
9月24日,鼓励国企新疆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发布《阿勒泰地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五条具体措施》。收储商品《措施》提出,房作房各盘活市场存量房源。保障建立盘活市场存量指标任务机制,条件重点加快推进非住宅去库存。多地地实施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时优先回购非住宅商品房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国有企业收购市场房源用于保障性住房,鼓励国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库存商品房投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收储商品
近期以来,有不少地方鼓励收储户型合适的存量商品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或拆迁安置房。比如,8月15日,湖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持续促进我市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对困难房地产企业的滞销房,鼓励国有企业收购,作为保障安置用房等。
近日,温州鹿城区政府官网发布《关于收购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告》(下称《通告》)。《通告》提及鹿城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将收购城市商品房房源(含房开自持商品房)作为租赁房源。其中商品房原则上以中小套型为主(期房须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要求具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供水供电和排水设施能正常使用,拥有合法不动产物权,房屋权属无纠纷、无抵押、无查封,水、电、暖、物业各项费用无拖欠等。商业用房要求具有独立供水供电,排水设施能正常使用,拥有合法不动产物权,房屋权属无纠纷、无抵押、无查封,水、电、暖、物业各项费用无拖欠等。
9月5日,山东省济南市国资委官网发布《收购存量房源助力租赁市场——集团公开采购社会优质存量房作为租赁储备房源》。从同时发布的三份招标公告来看,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所属济南城市发展集团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在全市收购3000套商品房,用于租赁储备住房。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第一财经分析,多地支持国企收购商品房作保障房,对加速商品房销售,并提升当地市场热度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国企收购商品房做保障房,一方面,有利于当地加速库存去化步伐;另一方面,这一政策还会起到解决新市民居住的效果。目前不少地方依然有保障房建设的目标,将保障房和商品房结合起来,一增一减的方式,也是渠道供给保障房源的有效体现。
张波分析,将一些商品住房收储为保障性住房,是推进租购并举,推进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一种方式。在商品房库存没有消化掉、空置的情况下,再大规模新建保障性住房,从总量上看,会形成供大于求的格局。因此,通过统筹分配,统筹市场层面和保障层面的供给,有利于整个住房资源更合理、更均衡。这一政策本身值得在更多有类似环境的城市同步推广,解决更多新市民居住的同时也能更有效保障当地房地产市场有效平稳运行。
除了作为保障房外,不少地方也鼓励收购商品房作为拆迁安置房。例如,云南昭通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政府购买收储户型合适的存量商品住房。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统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回迁安置需求与商品房销售去化工作,鼓励购买收储户型合适的存量商品住房,作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安置房房源。
相关文章
- 今天22日),2022论坛年会举行多场平行论坛。在议题为“RCEP开年:开启亚洲合作新进程”的平行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越是复杂严峻,亚洲各国越需要加强务实合作2025-07-05
北京:1-5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8%,住宅下降27.6%
北京统计局6月16日公布,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为58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30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1%;办公楼为27.8万平方米,下2025-07-05-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多年后人们回忆起美联储第16任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暴力加息”也许会成为一个醒目的标签。当地时间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至1.75%之间。这是自12025-07-05
- 6月17日,机构对股市、大宗商品、外汇、经济前景以及央行政策前景观点汇总:1.荷兰国际银行:料日本央行维持宽松政策不变,日元将进一步走软 ;预计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会有任何变化。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和2025-07-05
中通快递寻求于港交所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
来源:独角兽早知道11月18日,中通快递公告,公司寻求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双重上市。2016年,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20年于港交所二次上市。业内人士称,“双重主要上市”2025-07-05- 本周,热浪从美国南部和西部向中部、东部蔓延。在美国西南部和中西部地区,多地最高气温已高达40摄氏度左右。全美因中暑送医人数迅速增长。一些科学家警告,由于气候变化和干旱加剧,美国今后可能出现更频繁和更极2025-07-05
最新评论